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房屋協會明華大廈


又來一個「廉租」公營屋邨敲定重建方向。




明華大廈 (Ming Wah Dai Ha) 位於筲箕灣亞公岩道1-25A號,佔地逾34萬平方呎,連接筲箕灣東大街,背向鯉魚門渡假村公園,倚山而建,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由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於1962年至1978年落成,共13座(A-M座),分為3期興建,以香港房屋協會創辦人之一聖公會何明華會督(Bishop Ronald Owen Hall)命名。

 

明華大廈最初落成時,A座至M座全是長型-中央走廊式。A座於1976年重新興建,採用梯級型-露台走廊式。此前為一幢無獨立廁所的大廈,當時部分居民選擇遷往新興建的大坑勵德邨,其餘多數選擇區內重置。除了的A座採用樓級型設計及G座為全邨唯一採用十字型設計的樓宇外,其餘10幢均採用長型設計。於2010年,全部樓宇加建升降機塔,及在BG座樓宇大幅度地改裝原有設施,加鋪地磚,加設門牌及指示牌,加裝升降機及大廈閘門。

 

2010年代,香港房屋協會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重新興建明華大廈,預計可以提供逾4,000個單位。計劃重新興建明華大廈為一個綜合發展項目,擬建7幢公共房屋及2幢長者屋,樓高達32層,分別提供3,170個及857個單位,總樓面約207萬平方呎;另外有逾26萬平方呎的休憩空間。

 

2010年,香港房屋協會為到明華大廈其中7幢樓宇及戶外設施進行大規模的復修及翻新,並且建議,以混合發展方式重新興建明華大廈,滲入長者屋的元素。重建計劃預備3份發展方案,以保留該舊屋苑建築及文物價值等,構思中包括保存個別座數其中一幢建築原狀,或者以舊建築材料復古複製一幢新建築,方案亦提出於原址建立中央紀念公園等。城規會在20129月已通過明華大廈重建計劃,但當時有委員提出,明華大廈M座具有保育價值,要求房協研究保育M座的可行性,並提交相關資料給城規會考慮,因此城規會暫緩明華大廈的規劃申請,並於2013315日審議保育方案。

 

2013314日,規劃署提交最新發展方案,選擇放棄保存屋邨部分座數,即將邨址全部樓宇拆卸重新興建;此外,建議於原址興建一座集體回憶用途的明華公園。規劃署按照有關方案指出,為了確保計劃效率,盡快進度,故此需要盡快作出決定,於3份發展方案中,排除當中維持保存一幢原有大廈原狀的建議,因為不符合各方面規劃原則及要求,由於保留使用多年而變得殘破之大廈,亦即仿效石硤尾美荷樓等方法亦不可行。此外,規劃署援引古物古蹟辦事處指出,明華大廈並非香港法定古蹟,故此質疑其舊有建築物之保存價值,並且指出,若果個別物業保留下來,可能違反規劃等既定程序。有關方案於315日交予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同日,城市規劃委員會接納建議,明華大廈將會分批重新興建,首批單位預計於2018年落成。

 

藝人郭富城曾居於明華大廈。



從工廠街望向明華大廈。(2013年拍攝)


從工廠街與筲箕灣東大街交界望向明華大廈。(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A座。(2013年拍攝)

從阿公岩道望向明華大廈A座。(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座的香港聖公會主誕堂活動中心。(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D座(左)及E座(右)。(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B座。(2013年拍攝)

 


從明華大廈可見鐵窗及鋁窗交雜。(2013年拍攝)


從阿公岩道望向明華大廈。(2013年拍攝)

阿公岩道的明華大廈標誌。(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內的電梯維修公司辦公室。(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G座。(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G座及升降機塔。(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H座及I座。(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I座。(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I座壁畫。(2013年拍攝)


明華大廈重建已經啟動。(2013年拍攝)


註:司徒惠先生在香港設計了不少建築物,當中包括香港房屋協會旗下的明華大廈、觀龍樓和樂民新村、以及香港大學柏立基學院等,後期他又主持了廣州花園酒店的設計工作。

 

在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師任內,司徒惠先生一手擘劃中文大學新校址的佈局和設計,校內不少早期的重要建築物如中國文化研究所、大學行政樓、大學科學館及新翼、大學圖書館、聯合書院整個校園、新亞書院人文館和其他建築等,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1 則留言:

  1. 陳天權16/4/13 17:46

    其中一座大廈旁有何明華榮休紀念碑
    [版主回覆04/17/2013 11:18:40]後來我從網上圖片看見.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