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具有中國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中國式的教堂並不多,除了曾經介紹的銅鑼灣聖公會聖馬利亞堂,還有沙田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香港仔的天主教聖神修院及聖公會聖三一座堂,前名為聖三一堂。
現時聖堂成立於1890年。經歷了三次建堂。
第一次建堂:1890年,一名隸屬於香港聖士提反堂的退休教友顧啟德與其夫人,在九龍城區一帶傳教,創辦聖三一堂,成為香港聖公會在九龍區歷史最悠久的聖堂,堂名聖三一。他們在西差會傳教士范女士的協助下,又在聖士提反堂主任鄺日修牧師的領導下,教友漸多,便於1901年向政府申請在宋王台聖山附近建堂,並在1902年建成。鄺牧師在聖士提反堂退休,由聖三一堂請他主理堂務,成為首任牧師。
第二次建堂:1903年春因政府收回該地以免影響聖山,堂址須搬遷至附近地區(約為今天亞皆老街兒童遊樂場),並在1905年建成新堂,由霍約瑟會督主持開幕典禮,當時可容三百餘人。之後該堂曾租用九龍寨城三座廢置官衙,作為藥局、學校及老人院之用。1921年,鄺日修牧師魂返天家。次年,諸聖堂李求恩牧師兼任該堂牧師。及後李牧師調任聖士提反堂,該堂堂務由諸聖堂曾紀岳牧師兼理。
第三次建堂:該堂再於1936年因政府另一次收地而遷至現址,成立建堂委員會,展開籌建工作。由吳建中先生負責新堂設計,採用中國建築物的形式。六月動工,11月21日由莫壽增會督主持奠基禮。1937年夏,建成現有建築,7月4日啟用。並於1938年8月31日晚上舉行祝聖禮,由何明華、莫壽增會督主持開幕。
1941年至1945年香港日治時期,聖三一堂停止運作,被日軍改作拘留所,教堂的設備,可搬動的,或存於教友家中,或存於老人院內,至戰後恢復。堂中雜草叢生,窗門破毁。附近房舍,或受戰火摧殘,或被日軍拆卸,早已蕩然無存,唯獨該堂仍然屹立不動。
1948年該堂籌辦小學與幼稚園,1955年全部完成;1962年10月28日,由何明華會督主持副堂奉獻禮;1968年該堂籌辦英文中學,1980年全部建築完成,6月1日由白約翰會督主持奉獻禮。
1997年政府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第三級歷史建築。
2008年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第六屆教區議會通過全力支持徐贊生主教在聖三一堂設立東九龍教區座堂,起名為「聖三一座堂」。2009年10月15日起成為座堂,聖堂開始改建,並於2010年5月30日(聖三一主日)祝聖。
暮鼓晨鐘,描述彿寺早晚的情況。這裡亦為配合中國式建築,近年加上鍾及鼓。鐵架上有聖經的節錄句語。
1936年11月21日聖堂由莫壽增會督主持奠基禮。
聖洗池外的地面近年加上有配合聖堂中國式設計的蓮花圖案雲石。
在早年聖公會聖餐禮儀及頌唸聖餐文,牧師是面向十字架位置的牆頌唸經文,隨著禮儀更新運動推行禮儀的變革(天主教亦有類似的禮儀變革),聖餐禮儀時牧師已面向信眾。1977年添置的木製聖桌,配合了整個中式建築物的氣氛。
抽象設計的耶穌被釘的苦路圖像,要看右下方的牌介紹才能知道是那一處若路。在聖公會及天主教聖堂都會在牆上找到苦路掛畫/浮雕。牆上可見雲紋圖案。
從柱頂可以看見中式雲紋圖案,象徵上帝的創造。
窗花上也是中式的雲斗。
這個物器稱為「磬」可以在彿寺找到。磬是中國古代的敲擊樂器,屬八音中的石類。磬初為 玉、石雕成,後人以金钃鑄磬。磬的形狀似折尺,樂聲悠揚婉轉。佛寺中有叫磬的法物,是一種狀如雲板的嗚器,用來敲擊以集合僧眾。聖三一座堂在聖餐禮時會敲擊此器物,讓信眾留意聖桌上的聖體。在天主教的感恩祭,當主祭神父高舉麵餅祝聖為聖體時,高舉酒水祝聖為聖血,輔祭員亦會搖動手搖鐘發出聲響。
兩個房間經裝修後成為小聖堂。
景華小堂內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托字,目的是提醒會眾聖靈工作,早於唐朝已差遣阿羅本來華傳教,希望信徒也回應呼召,廣傳福音。
慕主小堂,提醒會眾聖子耶穌基督的犠牲。
聖堂的中式屋頂。
屋頂上的駁古圖案。駁古是放古董的木架。
中式建築物屋頂上常見的瑞獸由白鴿取代。聖經上有提及鴿子,而福音上記載聖靈/聖神是鴿子形狀。
牆上的假駁古,只有裝飾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