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太多的歷史研究去探求昔日外地海員在香港的生活。所以我只能從網上或現存實物古蹟片面地找出當時的情況。
1845年已經有362名印度人在香港居住。來港的南亞裔人士當中,有一定數量是以海員、商人、懲教人員及警察的身份來香港定居。
清未的中英貿很大部份是中國與英屬印度的貿易。從印度開出的商船一般都有印度海員。1841年香港開埠後情況亦如是。1845年香港通過的「海員判頭及海員條例」(Ghaut Serang and Lascars Ordinance /
Ordinance No. 13 of 1845)。Ghaut Serang 是指印度港口負責招募海員的中介人。印度海員則稱為Lascars。他們大多是回教徒。
英軍登陸香港在水坑口(今天的水坑口街),而為海員提供住宿的地方就在附近,即今天的摩羅下街及摩羅上街。這兩條街英文稱為Lascar Row。他們多來自今天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坎貝爾波Campbellpur (今稱阿塔克Attock)、哈扎拉Hazara (今稱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拉合爾 Lahore,還布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印度海員第一次禮拜就在摩羅下街露天進行。這做法維持了一段時間。
南亞裔回教海員及商人在香港落地生根,就開始建立自己的宗教場所及公共設施。1850年政府批出半山腰上一塊土地讓回教徒興建清真寺(即今天的些利街)。早在十九世紀未,些利街清真寺周圍成為回教社區。南亞裔回教徒亦有與華人通婚。
1870年政府為回教徒批地在灣仔設立墳場。後來何文田亦曾有回教墳場。
至於九龍尖沙咀的印度人則是英國印度士兵駐守威菲路軍營所引發的另一個故事。
早期印度海員也有印度教徒。早在1849年政府在摩羅街一帶的賣地文件亦有提及印度廟。不過他們在早期的香港南亞裔社群並不活躍。
菲律賓一直與中國有貿易,清朝的廣州十三行亦有「呂宋館」。香港開埠後亦有不少往返菲律賓的船期,相信亦有可能有菲律賓海員踏足香港。不過有學者表示本地沒有太多有關早期香港的菲律賓人資料。
至於西方的海員都是來華/香港進行貿易。在跑馬地香港墳場可找到一些海員甚至船長的墓地。他們不是是不能抵受香港炎熱潮濕的天氣而病死。
而如之前所介紹為西方海員成立了海員之家,提供住宿及用餐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