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沙田作壆坑新村


沙田興建中的水泉澳邨有一條作壆坑新村(Tsok Pok Hang San Tsuen),全村的村屋以方格型式整齊排列,外表是典型的「新界西班牙式村屋」設計,為一條搬遷重置村。











作壆坑新村村口伯公神位。(2015年拍攝)

作壆坑原是位於沙田城門河南岸,沙田圍西南的坳背山山坡地帶,以及其西北面的填海地。作壆坑原稱竹壆坑,因使用竹建造小壩(粵語稱為「壆」)堵塞坑水而得名。該處的作壆坑村由李氏所建,祖籍為廣東省五華縣。他們原居於大埔烏蛟騰,清朝乾隆年間部份族人搬來作壆坑定居。當時村落的位置在較北面的位置,處於沙田海的淺灘旁邊。1970年代香港政府發展沙田新市鎮,該村被搬往南面的山坡的鄉村遷置區,而原址則被填海,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包括博康邨、乙明邨及沙角邨。其中的博康邨原本計劃以地名命名為「作壆坑邨」,惟因「壆」字生僻,最終改以諧音「博康」命名。不過,這樣的名稱大家不會再與作壆坑村構成任何聯想。























作壆坑新村外築有一條作壆坑路,以村的名稱命名。圖為作壆坑新村牌樓。(2015年拍攝)






























作壆坑新村牌樓刻有夏思義題字。夏思義 (Patrick H. Hase)劍橋大學博士,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名譽院士及前任會長,居住香港逾四十年,曾任沙田理民府理民官,長期研究新界及其居民的歷史和傳統生活,對本地歷史深有研究,獲委任為香港康樂和文化事務署、沙頭角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和開平市人民政府榮譽顧問。著有多篇關於新界史的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