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灣仔會展觀看了由即日至10月1日舉行的「2016創科博覽」。
展覽劃分8個展區,展出國家40多個尖端科技項目,包括:
太空人的保護衣。
嫦娥三號探測器部件。
大型運輸機模型。
港珠澳大橋的位置圖。
展覽劃分8個展區,展出國家40多個尖端科技項目,包括:
1)
航天展區,展示國家在航天科技領域的突破發展,包括航天太空探索的最新科技探月工程、太空站。
遇上前中大校長、現任港科院院長徐立之博士接受訪問。
2)
航空展區,介紹國家最新航空科技發展,包括自主研製,改寫國際民航業格局的大型客機C919、運輸機等。
3)
訊息展區,介紹「中國坐標」,精準至厘米的北斗導航全球組網,以及超乎想像與功能的超級快速超算電腦天河二號、4G TD-LTE技術。
4)
交通展區,介紹領先世界,8次打破時速紀錄,走向世界的中國高速列車、港珠澳大橋的發展及技術等。
5)
健康展區,介紹人工智能技術,包括沒有心跳的外科醫生 –
手術機械人,埃博拉(伊波拉)疫苗研發等。
6)
深海展區展出能深潛至20,000呎深海,窺探極深海底世界的蛟龍號潛水器,及深水作業系列等。
7)
能源展區,展示中國核電發展、油氣田最新尖端開發技術、核聚變等。
8)
創新創業展區,介紹納米真空互聯實驗室、無人機、無人船等。
香港專區的展覽包括:香港傑出科學家名人巡禮、香港科研項目國際大獎及作品、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計劃及香港製造智能示範家居。
展覽內容以中文介紹,老外將不明白有關內容。而展覽的資料大多是圍繞內地的科研成果,有不少科學有關的專有名詞,所以我不熟識科學的人看得一知半解,亦不懂得向在場的工作人員發問。工作人員似是學生,相信對展品的認識只流於背台詞,對專業題問難有深入的回應。展品及資料難形造互動交流,不能引起參觀者興趣。香港專區的科研內容更流於文字描述,我沒有心情去仔細閱讀。另有講座時段,不過場內的介紹不足,一般市民未必留意及參與。我只花了不足一小時便離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