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沙田上徑口和下徑口村

「徑口」村可分為「上徑口」和「下徑口」二村,由於該村位於前赴九龍的必經之地,必過之路口,所以稱之為「徑口」。又可能由於該處昔年常有山賊出沒行劫,客家人稱之為「打徑」,故稱該處為「徑口」。





「上徑口」的祖先乃來自廣東省中山縣(石歧),初來本區時,聚居於「積存圍」一帶,後與附近之居民建圍立村,及後再分支往「田心」及「上徑口」,而「上徑口」則全村姓韋,由於血緣關係,至今三村韋氏村民仍有來往,而韋氏宗祠則建於「積存圍」。












有歷史的村,村公所只是以鋅鐵建成,可惜。(2015年拍攝)






時至今天韋氏也興建了本村的祠堂(2015年拍攝)

韋氏由「積存圍」分支至「上徑口」,至今已有十七代,約有三百多年歷史。可能建村較早,該村居民多擁有自己的土地,並以務農為主,且多為種禾,一年兩造收成,秋收後,則種蕃薯及花生,也有些村民趁農閒,上山斬柴、割草,部份留為自用,部份則向外銷售,也有養豬和雞等家禽,但為數不多。亦有人家因人力少而耕地多,所以會租給別人耕種;基本上,村民都能自給自足。至1930年代中葉後,隨著人口增加,種稻的逐漸減少,反而改為種菜、花和豆類,但是往海外謀生的較少。

太公之田地,由各戶輪流照顧及管理,收入作為祭祀時的費。村民特別著重秋祭,儀式和場面皆異常隆重,每一村民均需參加,而且在九月初八日已將所有食物、柴火及煮食用具準備好,並且搬到太公山墳附近的空地,等待拜祭先人後,大家就席地享用。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每年正月初一,在天未亮時(約在凌晨四時許),大家就開始吃飯,在天亮時,大家便吃完這餐團年飯了。









和「上徑口」聯繫最密切的應數「下徑口」村,雖然兩村並非同宗同源,但是由於僅咫尺之隔,所以,不論紅白二事、祭祀或教育等,皆往往聯合籌辦,協力同心。「下徑口」村也有超過二百年的歷史了,起初該處由樂姓人家居住,後來麥氏搬至,樂姓人家反而搬走。當年麥氏祖先由廣州至東莞,繼遷南頭,再遷大埔泮涌,然後到現址,而每一次之搬遷,皆為了開枝散葉,當時在本區的,也僅得一戶姓麥的。除了麥姓外,還有羅姓的,乃客籍人士,主要來自已消失的荃灣「石籬貝」村或「九肚」村。

村民主要靠耕田維生,其次為斬柴,很少到外處工作,只得兩、三位會去行船或到南洋謀生。該村向來沒有店鋪,直至近年才有店鋪出售雜貨用品,以往村民多乘出外(以九龍城及長沙灣為主)賣貨時順道買回,後來,有些人士從九龍挑東西入來販賣,包括火水、糖果餅乾和一些雜食,主要對象為小孩,有時一天來一次,間中亦會二至三天才來一趙。男孩子還有機會讀書,女孩子則是百中無一。女孩子有書讀實始於戰後;而任教的老師中,當年曾有兩位相當著名的,一是麥耀昌,另一位是韋連,他們專教古書,據說港英政府也曾邀請他們去教授外籍官員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