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曾大屋外面有一條護城河圍繞整座堡壘,以吊橋啣接,但現已遭填塞,吊橋亦拆去。
二次大戰期間,曾大屋曾是500 名中國難民的容身之所。圍村內的公祠名叫大夫第,亦即大夫府第之意,皆因曾貫萬向清廷買得官銜。此外,曾氏當年熱心社區服務,1896 年便曾捐款興建大埔廣福橋。1997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圍村入口有三個大門,中門最大,門頂圓拱形,四週以麻石砌成,門頂石匾鐫刻着「一貫世居」,門上有酸枝木和鐵枝製成的門閂,並有一道鐵門。
村內的建築主要分上、中、下三廳,廳與廳之間有天井圍村入口有三個大門,中門最大,門頂圓拱形,四週以麻石砌成,門頂石匾鐫刻着「一貫世居」,門上有酸枝木和鐵枝製成的門閂,並有一道鐵門。
正廳門前有「大夫第」木匾和「祥徵萬福」石匾。
庭院內還有兩口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