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灣道 (Repluse Bay Road) 是香港島的一條主要道路,呈南北走向。北起黃泥涌峽道,經紫羅蘭山山腰落山至淺水灣海灘,南接舂磡角道及赤柱峽道,是去淺水灣必經之路,全長5.3公里。政府在1932年10月7日以此路段途經淺水灣泳灘而命名。同日命名的有香島道及黃泥涌峽道。淺水灣的英文地名Repulse Bay,是取名自曾於1840年在灣內停泊的英國皇家海軍軍艦HMS Repulse。
直到1961年,香島道被分拆成八段,分別為柴灣道(部份)、大潭道、赤柱峽道、淺水灣道(部份)、香島道、黃竹坑道、香港仔大道(包括現時的香港仔海旁道東部路段)及石排灣道。從此,淺水灣道得以增長至今天的長度。 從大潭水塘道望向淺水灣道。(2012年拍攝)
淺水灣道65-93號
淺水灣道67號怡峰外向東南望。
淺水灣道44號。
直到1961年,香島道被分拆成八段,分別為柴灣道(部份)、大潭道、赤柱峽道、淺水灣道(部份)、香島道、黃竹坑道、香港仔大道(包括現時的香港仔海旁道東部路段)及石排灣道。從此,淺水灣道得以增長至今天的長度。 從大潭水塘道望向淺水灣道。(2012年拍攝)
淺水灣道65-93號
淺水灣道67號怡峰外向東南望。
淺水灣道44號。
從香島道望向淺水灣道。
一段沒有行人路的淺水灣道。
淺水灣道60號外。(2012年拍攝)
淺水灣道99號。
近年淺水灣的標誌,華懋集團的 The Lily。(2012年拍攝)
淺水灣華懋集團的 The Lily對出的淺水灣道。(2012拍攝)
淺水灣道歷史上屬於群帶路的其中一段,早於香港開埠前便已存在。舊淺水灣酒店,1920年落成,是不少洋人消磨時間的地方,曾招待過不少名人,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愛爾蘭文豪蕭伯納、美國影星馬龍伯蘭度、英國芭蕾舞蹈家瑪高芳婷及西班牙卡斯王子等。上面相片位於酒店前方是昔日淺水灣海灘泳棚。
淺水灣華懋集團的 The Lily對出的淺水灣道。(2012拍攝)
淺水灣道歷史上屬於群帶路的其中一段,早於香港開埠前便已存在。舊淺水灣酒店,1920年落成,是不少洋人消磨時間的地方,曾招待過不少名人,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愛爾蘭文豪蕭伯納、美國影星馬龍伯蘭度、英國芭蕾舞蹈家瑪高芳婷及西班牙卡斯王子等。上面相片位於酒店前方是昔日淺水灣海灘泳棚。
最初酒店名為香港酒店,直至1923年才改名為淺水灣酒店。酒店在
1982年拆卸,改建成影灣園及影灣園商場。 另外一處昔日位處淺水灣的特色建築物是淺水灣「余園」為由余仁生創辦人的長子余東璇別墅,建於三十年代,在八十年代已拆毀,其所在地現為豪宅「淺水灣道五十六號」。余東璇對古堡情有獨鍾,在港一度建有三座古堡,分別位於淺水灣、般咸道和大埔,均取名「余園」。余仁生創辦人余廣在一八七三年到馬來西亞發展,當時鴉片氾濫成災,當地錫礦工人因工作辛勞而食鴉片,余廣決心以中藥解救礦工,在一八七九年開設藥舖,取名「仁生」,希望「仁澤眾生」。余廣在余東璇十三歲時過身,余東璇完成學業後繼承父業,令余仁生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打出名堂,更將業務擴展到香港和內地。除了余仁生,余東璇還發展錫礦和橡膠業務,成為世界十人華人富商。余東璇亦是馬來聯邦華人代表,最終令馬國禁鴉片,圓父親遺願。余東璇於四一年去世,其妻則於七八年過身,三座「余園」由子女擁有,最終陸續變賣拆掉。
2009年9月9日報章報導,淺水灣的古堡別墅早在八十年代末期拆卸,但原來遺下廿二塊有過百年歷史,刻有畫作及書法的珍貴石碑,竟一直棄置於金鐘茶具文物館雜物房,廿年來康文署對這批滄海遺珠不聞不問,立法會議員批評康文署糟蹋文物。
該批石碑刻有十九世紀廣東畫家的畫作和書法,其中兩塊寫上南朝著名詩人鮑照的《遊思賦》和中唐著名詩人王建的《宮詞一百首》,但非原作,全屬複製品,歷史及藝術價值不高,根據當時收藏政策,未能列為藝術館或博物館藏品,故一直存放茶具文物館儲藏室。
每逢假日及泳季,都會吸引不少遊客及泳客到訪此地,此路必定車水馬龍,同時更易導致駕車往來赤柱之香港仔、鴨脷洲和黃竹坑居民完全不便。其中淺水灣道東段至舂磡角部份路段頗窄,沒有正規的行人路,若兩架重型車輛並行時只可以勉強通過。因此,運輸署樹立警告牌提醒駕駛者小心踏單車人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