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羅屋民俗館與柴灣



柴灣 (Chai Wan) 背靠哥連臣山 (Mount Collinson),北面臨海,因灣內有較廣的低地,明朝時已有人耕種,亦有來往船隻在此汲水。清康熙年代「復界」後,有居於廣東東江的客家人遷入,先後建立羅屋、成屋、陸屋、藍屋等以不同姓氏為名的小村舍(客家人習慣稱小村為屋)。他們除了以農枚為生外,其餘的都從事灰窯業,由於以柴薪為燃料,村民要在附近山坡伐柴薪,故此該處稱為柴灣。不過今天已找不到灰窯業的踪影。

 

1841年政府轅門報(即後來的政府憲報)已有中文記載柴灣,但英文卻稱為 Sai Wan1845年哥連臣中尉繒製香港島地圖,把柴灣稱為Sywan,東面的一個小灣馬塘,則稱小西灣 (Little Sywan)。羅屋村民則稱「柴灣仔」。後來政府才將柴灣更正為英文 Chai Wan


柴灣的羅屋民俗館。10分鐘逛完。(2012年拍攝)

很少開放使用的羅屋民俗館的展覽廳。(2012年拍攝)

羅屋於
1941年日本佔領香港時部分建築物遭炮火毀壞,但隨柴灣市鎮的發展,各村落便相繼消失,羅屋部分地方曾租予村外人經營小工場,直到1967年羅氏後人才全部遷離羅屋。羅屋成為柴灣一帶僅存的古村屋,香港政府於1972年決定保留全幢羅屋。

 

19765月,市政局轄下的博物館委員會決定將羅屋修復為民俗館,並在毗鄰興建展覽廳及中式花園。19891110日,羅屋成為香港法定古蹟。




民俗館終於在
1990119日正式開放。館內藏品的內容主要介紹柴灣的歷史、羅屋的歷史和特色,以及客家人的生活習俗。屋內放有傢俬、農具、日用品等展品,以復原村屋的面貌。「羅屋」外的空地現設有一系列的展板,以文字及圖片分別介紹柴灣的歷史、羅屋的歷史和建築特色,以及客家人的習俗。





廚房可看見透光的天花


羅屋是一間中型常見的客家門樓屋,面積約
120平方米,面闊三間,屋頂疊瓦舖蓋,屋脊是簡單的平脊,是典型「三間兩廳」的中國傳統民居,中央正廳為一間,是全屋的核心,供奉祖先神位,與兩側建有閣樓的耳房合組成「三間過」的格局,佈局左右對稱,有明顯的中軸線,房間是工作間及睡房,而閣樓則用作貯物及孩童的睡處。為了防盜,房屋的窗戶不多,廳外與大門之間有用作採光及透氣的天井,天井兩側建有遮蓋的「廊」用作廚房及雜物間。

 

大門是全屋唯一的出入口,凹斗式正門,門框以花崗石砌成,板門後方設有直木櫳加強防盜,上有屋簷以擋風雨,屋外是用作曬穀、晾衣及宴客稱為「曬棚」或「禾坪」的空地。


 


羅屋民族館外圍成為休憩花園。(2012年拍攝)




涼亭也造成古村屋模樣。(2012年拍攝)




4 則留言:

  1. 呢個花園成日經過
    [Lovebird Jackson回覆06/30/2012 13:32:45]我都係呀

    回覆刪除
  2. 做得太靚就失真喇!

    回覆刪除
  3. 好過李鄭屋古墓,羅屋民俗館都叫做有野睇
    [版主回覆06/30/2012 14:38:50]香港有古墓, 都不要以為是大大官所有,有很多陪葬品.

    回覆刪除
  4. 可否提供「三間過」的格局出處??資料精彩...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