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黃竹坑新圍10號舊宅


一般香港人甚少知道黃竹坑有鄉村,最多或許知有壽臣山及豪宅。其實在海洋公園行政大樓對面是新圍,一條很少人留意的古村。再遠至香港仔隧道毗鄰是舊圍。新圍有一座清代民宅(地址:新圍10),經修葺後於星期六、日和公眾假期公開讓市民參觀(下午12時是休息時間)不過由於不論在港鐵海洋公園站附或是在近黃竹坑消防局那邊都沒有指出牌,沒有幾個香港市民或遊客知道有這個地方,而且位置較偏遠,即使知道亦極少專程而來。

黃竹坑舊圍原稱香港圍,十八世紀中葉由廣東人周啟文建立,以務農為生。隨着人丁繁衍,周氏族人於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遷至附近另建新圍。香港不少村落都因人口增加而有些行為,出現新村舊村。香港首位華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周壽臣於1861年在黃竹坑出生,大有可能是舊圍。


舊圍戰後布搭建的寮屋,並沒有富歷史價值的舊屋得以保留。新圍則在十號留有此歷史建築。房屋為周氏族人所建,約1890年落成,是新圍現存最古老的青磚建築。附近偶有以磚作基座鋪上瓦頂的民居,但規模不大又或者部份建築被後人拆卸改建成兩三層高的新界典型丁屋模式。屋族人遷出10號屋後,1992年被政府購入,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它曾經閒置了一段長時間,2013年才開放給市民參觀。


 
此屋採用三間兩廊設計,正門設置腳門、趟櫳和大門,外面有照壁,相信是防止巷道的煞氣直衝室內。
 
入門便是一個迷你天井。
 


左右各有一間廊屋,分別用作廚房(附洗澡間)和雜物房。天井後面是大廳,左右各有寢室,設閣樓。
 
大廳置精美的大型木雕神龕,供奉觀音和周氏歷代祖先。頂端雕有「雙鳳朝陽」,對聯寫上「西方綠竹千年翠,南海紅蓮九品香」。

屋脊和牆頭可見虁龍、花果、獅子、金錢、花瓶、花朵、蝙蝠和喜雀等灰塑,還有壁畫和雕花簷板。牆有四隻蟾蜍灰塑,可排走屋頂積水。港島可能已沒有此中式宅第屋不算大但有大型神龕及各種吉祥的裝飾,當年屋主應是富裕人家。
 
香港不少對外開放的中式古屋内部都是空蕩蕩的,没有任何家具。而政府或屋主亦沒有打算花錢擺放家具陳設,故未能吸引參觀者,更不用說讓大家多一分了解當時香港人的生活及社會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