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島南部最東端的鶴咀
山,有一條鶴咀村,位置偏遠,沒有公共交通工具直達。現時只有新巴9號往石澳途經鶴咀道。鶴咀山英文為D’Aguilar Peak,其英文來自香港殖民地時代初期1943年的總司令及副總督德忌笠 (1784年-1855年),職位至英國陸軍少將。中環的德已立街(前稱德忌笠街)亦是以他命名。該處的唯一道路鶴咀道(Cape D'Aguilar Road),北端連接石澳道,亦是以德忌笠命名。政府在1935年4月12日刊憲命名此道路。
鶴咀村是香港其中一條歷史悠久的村落。原村民姓朱,祖藉廣東長樂(即今民國後改稱五華),為客家人士。據朱氏族譜記載,乾隆27年第十五世的朱居元與妻子鄧氏,攜同8子1女,順序為登鳳、鸞鳳、悅鳳、庚鳳、貴鳳、日鳳、仁鳳、祥鳳,由廣東長樂徒居香港石塘(即屈地街附近)。朱居元在乾隆36年(1771年)在這裡建村,稱為石塘咀。不久因有猛獸及海盜,朱居元一家遷居九龍的沙埔仔,最後遷往鶴咀建村定居。朱居元長子未有娶妻生子,第五、六子一個出海喪生,一個徒居大埔,失去聯絡。七子移居飛鵝山大磡村;八子朱祥鳳搬往九龍城。及後,只有第三房的二、三、四子繼續在鶴咀開墾。由於鶴咀山一帶山石嶙峋,平地不多,沒有太多土地可供建屋,耕種。故此,各房分散居住,自尋生計。
移居大磡村的朱仁鳳曾任九龍寨六品武官。朱居元的五房子孫仍保留及編寫朱氏族譜。1992年6月政府宣佈收回大磡村發展,朱氏子孫為此曾召開族人大會,商討對策,與政府交涉。
至於鶴咀村,朱氏後人只有二十三人,不少已遷到市區居住。現時村內有部份地方租予外人作商業用途。曾有地產發展商希望收地發展鶴咀但至今仍未成事。
在鶴咀村可以找到已停用但仍狀況良好的鶴咀村學校。學校面積細小,校名由商紳鄧肇堅爵士題名。(相片在2013年拍攝)
另外,學校有一個由前大東電報局總司理在1967年2月6日揭幕的奠基石。鶴咀建有由香港盈科(前大東電報局及香港電訊)管理的無線電通訊設施、地面衛星接收站及海底電纜。
鶴咀村有一樣值得參觀的是鶴咀村更樓。它座落於村的中部,闊約4米,高 九米 許,已有百多年歷史。它以石磚建成,仍然保持完整面貌。近件修葺後加設了金屬格窗及鐵門鎖。更樓是為了保障村民安全,防止土匪及海盜入侵。朱氏後人表示,祖先自遷入鶴咀,生活日漸富裕,屢次受海盜滋擾,故此斥資興建更櫻,作防衛本處之用。從更樓面積及所用的花崗石,可見當時可用作儲存村中財產及在強敵襲擊時,作婦孺藏身之所。更樓上設有炮孔,可供村民窺伺及攻擊敵人。
更樓的出現,反映出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香港海盜昌獗及居民缺乏安全感。
鶴咀村的社稷。(2013年拍攝)
鶴咀村的社稷。(2013年拍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