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登……登……」六長四短的鐘聲昨午3時在尖沙嘴鬧市徐徐響起,數百親友在聖安德烈堂送別多年堅持平反六四的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 。 聖安德烈堂是甚麼模樣? 在九龍區為聖公會團體興建一所教堂的構思始於1897年。1899年聖公會香港(當時稱維多利亞)主教Rt Rev Joseph Hoare巡視了位於羅便臣道(現在稱彌敦道)的一幅土地,不過要到1904年香港的銀行家Catchick Paul Chater爵士捐出35,000元以資助建築費,工程才得以展開。建築的位置是他私人大花園及現時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旁邊。 由Leigh and Orange 建築師行免費為建築教堂進行設計。1904年12月13日教堂進行奠基儀式。1906年10月6日教堂正式祝聖使用。 1942-1944年教堂成為諸聖堂的聚會處,因為諸聖堂被日軍用作米倉。1945年聖安德烈堂被用作日本神道教神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50年代中大批英軍在港服役,令到不少會眾來自英軍。 1977年一座6層高大樓包括有牧師宿舍落成以取代舊教堂禮堂。

如今,聖安德烈堂已是香港的二級歷史建築。



1904年12月13日由聖公會香港教區主教主持教堂奠基的基石。
教堂50周年的入口紀念基石。




聖壇後上方彩色玻璃歷史最悠久,繪畫了耶穌釘十字架和最後晚餐,由教堂落成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