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由古物古蹟辦事處均舉行古蹟周遊樂。最近我參加了寶血醫院的導賞團。
舊翼的第一及第二翼在一般人已難以分辨,導賞員亦不多加介紹。舊翼像舊式唐樓有「騎樓」式的設計。
今天舊翼的外牆。
掛在舊翼大樓一樓有一系列早年黑白照片,包括舊翼早年的照片。其外貌已經不能保持至今。
舊翼出入口原位於青山道,今天已被一座配電站所遮擋,亦不再是進入醫院的正式入口,但仍保留一道可進出的門。
從舊翼的一扇門進入後可以看見原正門的石級,由水磨石製造。
石級右面牆壁是醫院興建及落成的紀念碑。左面牆壁是捐款善長紀念碑。
拾級而上並推門常掩的一對木門可以到達一樓。舊翼的黑白色地磚及水磨石樓梯仍然保留,從中可分別舊翼及喬治華盛頓大樓新翼。
一樓門診區另有一牌醫院興建及落成的紀念碑。
一樓另有一條水磨石樓梯通住與喬治華盛頓大樓連接,亦是醫院現時正門入口的地下。地下是住院登記及繳費的辦事處。這條樓梯牆壁的彩色玻璃是後期才加設。
華盛頓樓外觀。
導賞團在半小時結束,未有參觀院內病房或其他設施。介紹中未能從建築的角度深入了解醫院的建築的特色、如何從建築設計及佈局反映醫院的運作需要,亦未能更深入了解建築設計與醫院歷史發展的相亙關係。
從醫院網頁得悉,現在提供以下服務:
寶血醫院是由寶血女修會創辦,於1937年7月27日正式為坊眾提供醫療服務的非牟利私家醫院。醫院由三翼組成,兩座舊翼分別在1937和1939年興建,帶有裝飾藝術的建築特色。在第二次大戰期間,一群修女和護士在厄困中仍努力不懈地照顧病人及傷者。
醫院於戰後30年間不斷擴展,於1975年由美國天主教福利會及約8,000多位善心人士共同捐贈興建第三翼-喬治華盛頓大樓。1993年寶血女修會把醫院移交至香港明愛管理,更名為“寶血醫院(明愛)”。2017年12月7日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物。〉導賞團由醫院一位工人「臨時拉伕」負責,對醫院的認知有限,可參觀的空間亦有限。
醫院於戰後30年間不斷擴展,於1975年由美國天主教福利會及約8,000多位善心人士共同捐贈興建第三翼-喬治華盛頓大樓。1993年寶血女修會把醫院移交至香港明愛管理,更名為“寶血醫院(明愛)”。2017年12月7日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物。〉導賞團由醫院一位工人「臨時拉伕」負責,對醫院的認知有限,可參觀的空間亦有限。
醫院旁是寶血女修會的入口。石門框左右以寶血二宇刻上一對對聯。此門平日一直關上。修會不在是次參觀之列。今天的修會地址亦已搬至粉嶺龍躍頭。
修院一處飾有修會的徽號。
舊翼的第一及第二翼在一般人已難以分辨,導賞員亦不多加介紹。舊翼像舊式唐樓有「騎樓」式的設計。
今天舊翼的外牆。
掛在舊翼大樓一樓有一系列早年黑白照片,包括舊翼早年的照片。其外貌已經不能保持至今。
舊翼出入口原位於青山道,今天已被一座配電站所遮擋,亦不再是進入醫院的正式入口,但仍保留一道可進出的門。
從舊翼的一扇門進入後可以看見原正門的石級,由水磨石製造。
石級右面牆壁是醫院興建及落成的紀念碑。左面牆壁是捐款善長紀念碑。
拾級而上並推門常掩的一對木門可以到達一樓。舊翼的黑白色地磚及水磨石樓梯仍然保留,從中可分別舊翼及喬治華盛頓大樓新翼。
一樓門診區另有一牌醫院興建及落成的紀念碑。
一樓另有一條水磨石樓梯通住與喬治華盛頓大樓連接,亦是醫院現時正門入口的地下。地下是住院登記及繳費的辦事處。這條樓梯牆壁的彩色玻璃是後期才加設。
華盛頓樓外觀。
導賞團在半小時結束,未有參觀院內病房或其他設施。介紹中未能從建築的角度深入了解醫院的建築的特色、如何從建築設計及佈局反映醫院的運作需要,亦未能更深入了解建築設計與醫院歷史發展的相亙關係。
從醫院網頁得悉,現在提供以下服務:
1)
門診服務,包括普通科及專科門診。
2)
輔助醫療服務:臨床心理服務及職業治療服務。另有中西醫結合乳腺診療中心。
3)
住院服務。
4)
婦產科服務。
5) 內視鏡檢查服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