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九龍西洋菜南、北街

西洋菜街 (Sai Yeung Choi Street) 位於旺角,政府在1924829日命名。西洋菜街因旺角不斷發展、政府發展深水埗,及旺角的東方煙廠結業而重建成住宅而向南北申娶展。不知原因,約在1980年代政府改名為為西洋菜北街及西洋菜南街。「北街」由太子的運動場道向北經界限街,至西洋菜北街444-446號的碧翠樓,中央一段被石山所阻。越過斜坡,再有一節北至石硤尾聖方濟各天主堂及小學,另一端接通西洋菜里及大埔道。「南街」則由太子道西向南,經水渠道、弼街、旺角道、快富街、亞皆老街、奶路臣街、山東街、豉油街至登打士街為止。南街及北街由旺角警署分開。


從西洋菜里交界向北望向西洋菜北街。(20144月拍攝)


由界限街交界向北望向西洋菜北街。界限街以北屬深水埗區。(20143月拍攝)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建築與模型
































孩童時期,我已經被售樓處,博物館及大型商場內的建築模型所吸引。在《明周》今次便介紹這個特殊的行業。有人認為只是「手作仔」,但可以好專業。

在香港,行人還是汽車更有尊嚴?




































香港人車爭路,路越來越多、行人路卻越來越窄。在《明周》看見這張相,不期然甚有共嗚。我有時在橫通馬路時也會放慢腳步,賴理那從老遠高速駛來的車輛或是腳踏加速器發出強大馬達聲的小巴。汽車是馬路主人嗎?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香港的木綿花

每逢春天氣候回暖,中國南方廣東省,香港甚至台灣,木棉樹會花著艷紅的花,然後掉到地上。

原來木棉花是南方的特產,是廣州市、高雄市以及攀枝花市的市花。五片擁有強勁曲線的花瓣,包圍一束綿密的黃色花蕊,收束於緊實的花托,一朵朵都有飯碗那麼大,迎著陽春自樹頂端向下蔓延。木棉花又稱英雄花,連它的墜落也分外的豪氣,從樹上落下的時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狀,一路旋轉而下,然後一聲落到地上。樹下落英紛陳,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別塵世。

旺角花園街

花園街 (Fa Yuen Street) 位於旺角,政府在1924829日命名。今天的花園街北至界限街,南至登打士街。位於亞皆老街以南的一段花園街,也就是「波鞋街」,整條街約150米長,有50多間售賣運動鞋和運動用品的店舖。旺角道至太子道西一段則為排檔區,售賣成衣、蔬菜和水果等。

旺角仍未開發時,這裡是農田,種植各種農作物。近海濱的地方屬於水田,種植水性的通菜及西洋菜;離海較遠的田地濕度較少,便種植價格較高的花卉。香港人多稱種花的地方為花園。

1860年英國與清朝簽訂《北京條約》佔領九龍半島南部,外簪籍人士開始移居尖沙咀,他們喜愛以鮮花裝飾居所。因此,鮮花價格較高,令不少農夫改種花卉以增加收入。後來九龍人口激増,旺角由農田改變成屋宇和道路。

另有一說法是根據香港歷史博物館顧問鄭寶鴻先生的考證:花園街曾是1910年代東方煙廠的花園。


從界限街交界向南望向花園街。 (2014年拍攝)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東方街及煙廠街

今天很難想像旺角鬧市昔日發展時曾經有工廠。早年確有一間「東方煙廠」。
 
左上方的「東方煙廠」(前方是1911年的廣華醫院)。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行人路上的矮柱

我經常在路上拍攝街道照,便會發現香港的行人路上安裝了很多安全柱/矮柱(Bollard),數暈比外國大城市還要多 。它們大多是由運輸署設計及由路政署安裝,質料早年是水泥,近年已改用鐵造成。一般來說,按照柱放置的位置有下列不同的用途:


1)    放置在大廈之間的後巷或康文署所管理的公園入口,是防止車輛或手推車駛入某一個地點/區域及阻止違法泊車。

放置在大廈後巷的矮柱,不論是水泥或金屬矮柱,有不同的形狀及高度款式多變。大廈後巷的水泥矮柱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或以前的產物。鐵柱常見的顏色是灰色,有些鐵柱更被鬆上黑白色油漆作提示晚間駕駛者之用。


紅磡獲加道一處大廈後巷。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荃灣青山公路鄧公日旭祖墓

在港英政府未依照北京條約各清政府租借新界,聯繫新界各地的正式道路(如青山公路、大埔道、荃錦公路)仍未出現,元朗及錦田的農民已經發展出一些山徑連接荃灣,將農作物及牲畜向外出售,所以今天有「荃元古道」及「甲龍古道」。此外,在荃灣亦留有一座「鄧公日旭祖墓」,見證了錦田鄧族居民過去已經與荃灣有所往來。
在荃景圍與青山公路交界的山崗是為鱟地,有一涼亭側為聯柱石級,沿可級而上是為錦田鄧族三世祖鄧旭之墓地,每年秋祭此地人頭湧湧熱鬧如墟期。按照現場碑文,錦田鄧族源自江西吉水,早在北宋開寶年間(973)立籍居粵寶安岑田(今之錦田),至四世祖鄧符協宦遊該區,深感風土尤勝民風淳樸,罷官後奉先祖三代考妣遷葬斯地,且樂居桂角山下廣置田舍、開館講學,成鄧氏入遷寶安始祖。而鄧符協精堪輿之術,於區中尋得佳穴,分別遷葬始祖漢黻公於丫髻山「玉女拜堂」,二世祖冠公葬於丫髻山「金鐘覆火」 ,又將三世祖鄧旭葬於今荃灣鱟地「半月照潭」,而為自己所尋名穴為丫髻山之「仙人大座」佳穴,是為鄧族四大名穴,由元朗錦田至荃灣,所跨地域甚廣,亦可推測當時鄧氏勢力範圍,不愧被稱為新界五大氏族之首。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大角咀頌賢花園





























位於大角咀通州街28號的頌賢花園(June Garden),前身是年輕一代大多不知的葛量洪夫人新村(Madam Grantham San Tsuen)。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公益金百萬行與昂船洲大橋

 本年39日是公益金新界區百萬行,地點是昂船洲大橋及南灣隧道。由於沒有巴士路線經過昂船洲大橋,是難得的機會讓市民踏上此道路瀏覽麗景、葵青、荃灣甚至香港島北岸的景色。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東華三院興建福全街嘗產碑記

大角咀福全街一帶,原是福全鄉。1928年政府開發土地,福全鄉被清拆,鄉內的洪聖廟被遷往新闢的街道上,同年由廣華醫院總理籌款重修及管理。1931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正式統一為東華三院,福全街洪聖廟亦由東華三院管理。為紀念福全鄉,廟前的街道命名為福全街。




































在福全街56號地下順景茶餐廳的外牆有一塊「東華三院興建福全街嘗產碑記」,記載了東華在福全街興建大廈的歷史。福全街56號及菩提街1號為東華物業。


碑文如下:
東華三院嘗產之積聚經歷前賢不斷購置分佈港九凡百餘幢(,)其子息所入作為三院日常醫藥救濟支銷之挹注(。)然以千代湮遠樓閣凋殘(,)港島重光逾今凡十有五載(。)經港府當局長期整頓(,)港九市容一新(,)百廢盡舉(。)而東華三院嘗產仍舊留於戰前舊式樓宇時代(,)棟蝕垣頹(,)樑凋瓦敗(,)既未足為居(,)停者安全保障尤不足(。)三院戰後不斷擴展院務(,)龐大開銷於萬一(。)經本屆總理全體集議(,)先將部份較為殘破樓宇改建(,)緊隨時代向空發展(,)俾嘗業得以增收(,)而住居者安全亦獲保障(。)先就九龍福全街曠地興建六層新樓兩幢(,)作為整頓嘗業初期計劃之開端(,)預計樓宇建成年中租值收益為六萬餘元(,)是則東華三院經費多一分建全亦港九僑胞多一分福利(。)夫事難於創始守貴乎有成(,)同寅等受命坊眾繼承前賢不黽勉淀公努力(,)將事竊念行善固以惠人修德終當福己(。)後來者其能共體前賢職志賡續建樹(,)使院務光大(,)造福僑群(,)尤為同寅等深幸者也(。)當茲福全街嘗業興建落成謹叙始末而為之記(。)

東華三院主席張鎮漢
首總理 王澤流  張玉麟
總理 張熾昌 潘友雄 余禮國 陳澤富
         莫星泉 李維鼎 鄺拔萃 莊重文
         邵邨人 余日年 崔雨川 吳文政
         鍾錦泉 黃宜先 盧海明 韋基舜  謹誌 

張鎮漢太平紳士為1958年東華三院董事局主席。1960年世界龍岡親義總會在香港成立,推舉張鎮漢太平紳士為首屆主席,並連任第二屆,共任主席凡八年。1969年按香港法例,組成辦學團體「世界龍岡學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註冊為不牟利的獨立教育機構,張先生成為其中一位董事。他亦任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及世界龍岡學校馮耀卿夫人紀念小學校監。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第十屆大角咀廟會

今日32日是農曆二月初二,是土地誕,不少人都在今天拜神祈福。香港有不少鄉村卻在農曆正月二十日慶祝。今天亦是大角咀廟會的日
子,今年已是第十年,由旺角街坊會主辦。


廟會是以廟宇為中心舉行的祭神、娛樂和購物活動,歷史悠久。在香港很少看到,除了近年華人廟宇委員會在不同廟宇辦過廟會外,就以旺角街坊會主辦的大角咀廟會規模最大,每年在福全街洪聖廟對開的街道舉行,全日吸引約十萬人參加。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荃灣今昔

香港不少地區的區議會都為保存及推廣地區歷史而出版風物誌或地區歷史書刊。荃灣經歷了多個不同階段的發展,由一個鄉村發展成今日完備的新市鎮,為區內的居民提供完善的教育、醫療、文娛及交通設施,建立了一個自供自給的社區網絡。荃灣區議會卻只在1990年製作了《荃灣二百年-歷史文化今昔》及由前荃灣理民官許舒所寫的《滄海桑田話荃灣》。這些都已是陳年資料,對於近二十多年的荃灣發展可謂一片空白。早在2002年起,在荃灣三棟屋博物館舉行「萬花筒﹕荃灣今昔」展覽,藉珍貴的歷史圖片、文物,介紹荃灣滄海桑田的蛻變和今日多姿多采的面貌。 這展覽至少為荃灣發展向廣大市民提供了較新的資料,不仿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