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遊走中環小街之戲院里

19世紀,中區皇后大道中與德輔道中之間,有十多條小巷式的橫街,當中包括昭隆街、利源東西街、中國街及稱為「鴨蛋街」的永勝街等。但十分奇怪,這些街道之中最寬闊的一條,卻被命名為「戲院里」。
這些橫街兩旁的樓宇,大部分於19世紀時為私人(大部分為富有的華商)所購得,因而享有街道的命名權,所以街名均為華人所期望的興隆、永吉、永安、永勝等。迄至1900年,這些街道仍為私人所管理的所謂「私家街」,稍後才交予政府管理。





戲院里 (Theater Lane),其名字是源於1910年代初的「香港影畫戲院」,早期為最豪華的戲院之一,港督亦為座上客。有一段時期,亦租下東面的高等法院舊址,作臨時放映場以擴充營業,迄至該屋宇於1921年售出,以興建「華人行」為止。香港影畫戲院亦於1924年改建為皇后戲院。



 
上圖是結業前的皇后戲院。戲院里在戲院側。再後面的大廈是華人行。


皇后戲院於1961年再度重建落成,座落於原址的陸海通大廈。戲院安排在第一層,戲院大堂置於第二及第三層,空出地面全層及地下一層作為商場。1961721周錫年爵士主持剪綵。1995年,皇后戲院取消堂座,樓座則變成迷你戲院。200563,英籍男教師Matt Pearce扮成蜘蛛俠攀爬上陸海通大廈外牆一個巨型電視螢幕並掛上「平反六四」橫額,被控對公眾造成滋擾。他於2006315於東區裁判法院被裁定對公眾造成滋擾罪名成立,判監212007930,皇后戲院以《色戒》作結業前最後放映的影片,結束其82年的歷史。日後發展成一幢樓高27層商廈,另有一層地庫。現在中西區要看電影便要到國際金融中心或金鍾的太古廣場。
至於華人行,亦於1970年代末重建為一新型寫字樓大廈。
在戲院里位於德輔道中的一端,於1920年代有一間「惠羅公司」發售「來路」百貨。「惠羅」在日佔時期改為「玉屋百貨」,不時在此舉辦「皇軍戰功」的圖片展覽。1950年代,「惠羅」改建為德成大廈。
至於皇后戲院背後,早期為鐵行輪船公司。1920年代中,鐵行遷往其對面德輔道中的新廈之後,原址後來改為永安銀行。永安銀行於1993年由大股東恆氐銀行售予大生銀行而結束。
在戲院里的中段,有一座於1920年代落成的畢打行。早期,不少大機構如捷成洋行等,亦在畢打行辦公。





還是由畢打街看畢打行正面較宏偉。
在畢打的地庫,曾有一間「欖勿兄弟拍賣行」,在拍賣行的門前,有若干間配匙、刻圖章、織補的檔口,成為中環的特色。拍賣行已搬往中環擺花街
12-16號合成商業大厦。
在畢打行樓下現時「上海灘」的左鄰,長時期有一間被稱為「蛇竇」的「樂香園咖啡室」,為中環上班一族的休閒和「充電」的勝地。除咖啡、奶茶和「鴛鴦」外,該店的雞批、蛋撻等,亦令人難忘。該店有一別號「蛇竇」,即上班人士工作時間靜悄悄到該處休息。該店1970年搬往威靈頓街,後來因大幅加租,於2008年年底結業。2009511在機利文新街重開,招牌有「蛇竇」一字。


1 則留言:

  1. Soldier: 畢打行 裡面結構好舊式架!由其喺樓梯扶手欄杆, 以前 樓上有好多細店仔,賣啲平價歐洲精品擺設,我都有買過,唔知而家仲有無呢! Di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