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活道 (Wood Road) 在1936年雖然建了工業學院,但摩理臣山的山石,尚未完全鑿平。全面鑿平是在戰後的1960年代。其實如妯心觀察仍可以看到該地區原是一座石山的痕跡。
從皇后大道東香港防癆會側聖約瑟小學旁的活道拾級而下,右手一側是為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TWGHs Li Chi Ho Primary School)。石級之下,即為活道29號教總局特殊教育服務中心。在此特殊教育中心正門向前望回去,即見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的後面,有一三合土結構之建築支架,支架內仍為嶙峋之石山,是很遲才將它剷平。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2011年拍攝)
由於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在建築時,摩理臣山仍未全部剷平,故建築師用權宜之計,建一三合土鋼筋支架於未鑿平的山石上,作為學校的後座建築。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背後的三合土架和摩理臣山山石痕跡。(2011年拍攝)
等到摩理臣山的石山進行剷平工程時,這部份的山石因在建築物架構內,不能剷去,於是留下石山讓人們考察。
其實位於皇后大道東在
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與鄧肇堅醫院之間亦可以看見摩理臣山山石的痕跡。(2011年拍攝)
為政府資助學校,亦為東華三院轄下十四所小學之一員。本校前身為東華三院港島第三小學。學校原在跑馬地景光街,是政府首次撥款補助東華三院義學的第一間學校。它原由一間香港著名的私塾發展而來的。
清未民初時期,香港有位熱心教育的陸灼文先生,在跑馬地開設一間學堂,教育黃泥涌村內的兒童,這間學堂名為「蒙養學堂」。跑馬地景光街一帶,原為黃泥涌村,開始開發成住宅區是1923年的事。1923年前該處仍是鄉村模式。到了1928年,陸先生已70多歲,體力衰退,無法支持辦學。由於沒有新一代繼續人,他去信給華民政務司,說自己無力再維持蒙養學堂,將請政府將這間學堂接收,以免該區的學童失學。他將學童名單列出,不來校舍共有學生60人。他願將所有書枱和教具全部送出,不收分文,亦不堅持仍用「蒙養學堂」之名。華民政務司親自派人去訪問他,發現他確是年老多病,於是答應他的請求。
華民政務司是監督東華三院的官方機構,當時東華三院還未統一,東華三院的義學,因經費由文武廟嘗產的收入支付,故當時義學通稱「文武廟義學」,而它是由東華醫院管理。華民政務司既同意接收「蒙養學堂」,便通知東華東院派員去跑馬地接受。
東華三院按文武廟義學的編制,編為「文武廟第十五義學」,並通知華民政務司校舍太舊,必須改建。同時在該區學童太多,只能收客60人的校舍是不夠的。政府於是撥出景光街14號內地段第3105地段,興建新校舍。同時又撥出柱芳街10號內地段第2715號屋宇一間,作為學校常費。這是政府首次津貼文武廟義學之始。
1929年景光街校舍建成,可容立120名學生。當時香港亦效發內地學制改革,將小學分為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景光街的新校改為初級小學,命名為「文武廟黃泥涌免費初級小學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東華三院因義學並非全由文武廟收益支持,所以全部改為「東華三院義學」,將各區義學合併為現代化的學校。景光街的學校因此名為「東華三院香港第三小學校」。駱克道的灣仔義學,則改為「東華三院香港第四小學校」。
山上高空望向1950年代的仍未完全剷平的摩理臣山(左面)及跑馬地馬場(中右方)
1957年政府撥出摩理臣山活道的地段建新校舍,將第三校舍搬到該校,同時亦將第四小學合併到新校舍去。校舍1958年啟用。1971年獲東華三院董事局提議,並獲主席王澤森先生贊同,賜校名為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李賜豪先生為本港李眾勝堂保濟丸藥廠東主,於1970年任本院總理,輸財出力,對平民教育尤所關懷,概捐二十五萬元推進本院建設校舍的工作。董事局同寅深感於李顧問樂善行仁,造福社會,決以院屬香港皇后大道東第三小學命名曰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
2003年,學校獲教育局撥款進行學校改善工程。2006年新翼大樓落成,並獲李賜豪先生長女梁李佩能女士慷慨捐贈港幣八十萬圓增加及改善學校設施,使學校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改善。為感謝梁女士的善行,在教育局的同意下,並應梁女士為紀念其母親的意思,董事局將學校新翼大樓以李賜豪先生夫人名字命名曰李梁福意樓。 (文字資料來源: 《香港東區街道故事》1995年 夏歷 著 及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