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從街道建築找歷史: 鵝頸橋、堅拿道東、西及堅拿道天橋(一)

堅拿道東與堅拿道西,來自英文Canal 譯音,可譯為運河。即是說,這兩條道路,位於運河之東的叫堅拿道東,位於運河之西的叫堅拿道西。叫運河當然有點誇張,但英國佔領香港島早期,應只有這條河流較闊,而又流入海。原來堅拿道東與堅拿道西之間的路面下,是從跑馬地流向維多利亞港的黃泥涌。由於流出海的一段黃泥涌又長又窄,形如一條長長的鵝頸,故當時人稱這一段出海的黃泥涌為「鵝澗」(或「鵝頸」)。橫過這段黃泥涌的橋便叫「鵝頸橋」。

1850年代末在香港總督寶靈任內擴建為寶靈頓運河。該處新發展民居一度稱寶靈城(Bowring Town)


灣仔鵝頸涌及鵝頸橋,年份大約在1925年後左面的電車是雙層密封式車身,而右面是前一代永久性木質上蓋電車

20世紀初的香港八景之一的「鵝澗榕蔭」便指寶靈頓運河兩旁及利園山上的榕樹


 


1922年灣仔開始填海,到1929年全部工程完成,並建成軒尼詩道。為了方便疏通新填地區的地下渠道,便將鵝澗覆蓋在地底下,鵝頸橋也和軒尼詩道拉平,因此現在已看不見鵝澗,也見不到鵝頸橋了,反而建了馬路。


灣仔堅拿道西有灣仔填海的資料板。 (2011年拍攝)



 



今天的灣仔軒尼詩道鵝頸橋。 (2011年拍攝)



灣仔堅拿道東望向軒尼詩道。 (2011年拍攝)


 

灣仔堅拿道西向北望。 (2011年拍攝)




為了配合海底隧道興建,政府在鵝澗以西上方架起了天橋,由摩理臣山道起橫越告士打道,直達海底隧道出入口( 1972329,較海底隧道通車日期為早);之後在1976年動工延長至香港仔隧道出入口。後來,政府以堅拿道西天橋交通太過繁忙,於是在旁興建了堅拿道東天橋,即是現在所見的模樣。1972329通車。海底隧道在197282通車。堅拿道天橋,位置由告士打道與堅拿道東及西交界上空的行車天橋北接灣仔交匯處及海底隧道,一直向南至大約禮頓道紀利華木球會上空,連接黃泥涌峽天橋及香港仔隧道。堅拿道天橋沿摩理臣山道及黃泥涌道於1976年動工延長至香港仔隧道跑馬地出口。


灣仔堅拿道天橋第一期工程,天橋中央部份仍未密封用作馬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