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台灣花博結束後原址改作2012台北花卉展。地點在捷運圓山站旁。說實話只見遊人在門外花卉拍照。有誰會買票入花博公園呢?
台灣精品館: 此館展示曾經獲得台灣精品獎的產品,免費入場。捷運圓山站下車步行約7分鐘。
參觀台北市立美術館是因為它正舉辦「艾未未‧缺席」的展覽。展期由2011/10/29 - 2012/01/29,即將完結,去台北而有興趣的朋友要留意。
且看美術館的介紹:近年來,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作品,以雷霆萬鈞之勢在歐美各大美術館展出,備受國際藝壇矚目。艾未未的創作,從觀念藝術、建築設計、物件裝置到社會評論與行動關懷,展現了多面向的藝術能量與開放的格局,其創作媒介素材包括:攝影、雕塑、陶瓷、大理石、腳踏車、古木器以及錄像等。台北市立美術館策辦「艾未未‧缺席」(Ai Weiwei absent) 個展,共計展出21(組)件各時期的代表作品,創作年代自1983年到今年,精選傑作包括:1983~1993紐約東村時期和1993~2001北京東村時期的100幅攝影作品,其中為北美館創作最新的作品〈永久自行車〉,以1000餘輛自行車構成裝置於10公尺高的空間展場,層層疊疊的迷陣空間,猶如傳動的抽象造形,象徵中國社會環境邁向變遷中的進行式,這件將是艾未未以自行車數量創作之最,也將形成眾所矚目的焦點。又具有歷史糾葛情感的〈十二生肖〉青銅獸首作品,巨大造形兼具質感與量感的氣勢,將會引起藝術界廣泛的討論,給予人衝擊力。
另一個展覽是「臺灣攝影獨行俠:黃則修82影展」。爬梳臺灣攝影史,對早期攝影發展具有相當深遠的貢獻與影響者,除了「快門三劍客」的李鳴鵰、鄧南光與張才之外,更有一位被張才稱為「獨行俠」的資深攝影家黃則修,其曾在教育界擔任教職、新聞界的記者採訪工作,以及開創彩色平版印刷與分色技術,對於攝影及印刷領域的探索,都有其身為開拓者的角色。
1930年出生的黃則修,至今已82歲高齡,從12歲獲贈相機(Zeiss Ikonta Six)開始,即展開一生對影像的追尋。黃則修在攝影藝術創作的高峰,首推1961年於美而廉藝廊舉辦的「龍山寺」個人影展、及1962年與吳東興聯展「被遺忘的樂園─野柳」,這兩次的專題影展,更成為臺灣攝影史上「專題攝影」的濫觴。本展精選黃則修兩次影展作品,同時搭配經典黑白作品,以及晚期的彩色照片系列展出,完整呈現其攝影生涯七十年來,對台灣民俗面貌的影像記載與詮釋,以及對景物造形與美感的洞察力。
看完他的作品就像遊歷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的台灣。
另外還有「走進公眾.美化台灣── 顏水龍」及「2011臺北美術獎」兩個展覽。
1930年出生的黃則修,至今已82歲高齡,從12歲獲贈相機(Zeiss Ikonta Six)開始,即展開一生對影像的追尋。黃則修在攝影藝術創作的高峰,首推1961年於美而廉藝廊舉辦的「龍山寺」個人影展、及1962年與吳東興聯展「被遺忘的樂園─野柳」,這兩次的專題影展,更成為臺灣攝影史上「專題攝影」的濫觴。本展精選黃則修兩次影展作品,同時搭配經典黑白作品,以及晚期的彩色照片系列展出,完整呈現其攝影生涯七十年來,對台灣民俗面貌的影像記載與詮釋,以及對景物造形與美感的洞察力。
看完他的作品就像遊歷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的台灣。
另外還有「走進公眾.美化台灣── 顏水龍」及「2011臺北美術獎」兩個展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