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初探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四)
香港開埠初期,教會透過辦學傳教,政府(主要是中央書院)亦提供西方教育,所以培育出一群接受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中國人,不同的救國及革命思想可以互相交流,形成一群反清力量。而香港毗鄰中國,亦為推翻滿清政府提供了一個策劃基地及革命份子躲藏的地方。
除了之前介紹一些埋葬在薄扶林道墳場的牧師及商人與孫中山先生及革命份子或多或少有聯繫或財政上支持革命運動,亦有一些與反清革命有直接關係的基督徒埋葬於這個墳場內。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2015年筲箕灣譚公誕巡遊
今年彿誕是長洲太平清醮,,又是四月初八譚公誕。由於長洲太平清醮有出巡及搶飽山,所以不少市民及傳媒的目光集中在長洲,令筲箕灣譚公誕慶祝活動參與程度稍遜,傳媒也較少作報導。每年譚公誕,筲箕灣均有籌辦神功戲和巡遊活動。每年前來賀誕者逾萬之眾。今天活動轉為由東區區議會轄下節日慶祝活動專責小組與筲箕灣社團聯合會合辦,獲得區議會的活動撥款。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初探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三)
在薄扶林道墳場裡,往往會找到醫生的墓碑,畢竟醫生/博士是社會約定軸成給予少數專業人士跟隨自己姓名的稱謂。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的基督宗教在本地教育擔當了重要的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墳場當中可找到一些對香港教育作出貢獻的教育工作者。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初探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場(二)
除了墳場埋下了一些去逝的有名商界基督徒,作為一個基督教墳場當然埋葬了不少教會枚者及對教會有貢獻的信徒。以下是一少部份人士:
尹維清(尹華川)
尹維清(又名華川,?-1877)是香港華人教會一位不太為人熟悉的宣教師。他原屬巴色會,曾在東莞李朗學校接受教育。其後受歐德理牧師(Rev. Ernest J. Eitel, 1838-1908)之邀,加入倫敦傳道會,先後在灣仔堂女校及男校當教員,兼任灣仔堂宣教師,1874年改任太平山堂傳道。他為後人知悉主要是因為他的兒子尹文楷醫生(字端模,1870-1927)及其姻親區鳳墀牧師(1847-1914)。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