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九龍西洋菜南、北街

西洋菜街 (Sai Yeung Choi Street) 位於旺角,政府在1924829日命名。西洋菜街因旺角不斷發展、政府發展深水埗,及旺角的東方煙廠結業而重建成住宅而向南北申娶展。不知原因,約在1980年代政府改名為為西洋菜北街及西洋菜南街。「北街」由太子的運動場道向北經界限街,至西洋菜北街444-446號的碧翠樓,中央一段被石山所阻。越過斜坡,再有一節北至石硤尾聖方濟各天主堂及小學,另一端接通西洋菜里及大埔道。「南街」則由太子道西向南,經水渠道、弼街、旺角道、快富街、亞皆老街、奶路臣街、山東街、豉油街至登打士街為止。南街及北街由旺角警署分開。


從西洋菜里交界向北望向西洋菜北街。(20144月拍攝)


由界限街交界向北望向西洋菜北街。界限街以北屬深水埗區。(20143月拍攝)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建築與模型
































孩童時期,我已經被售樓處,博物館及大型商場內的建築模型所吸引。在《明周》今次便介紹這個特殊的行業。有人認為只是「手作仔」,但可以好專業。

在香港,行人還是汽車更有尊嚴?




































香港人車爭路,路越來越多、行人路卻越來越窄。在《明周》看見這張相,不期然甚有共嗚。我有時在橫通馬路時也會放慢腳步,賴理那從老遠高速駛來的車輛或是腳踏加速器發出強大馬達聲的小巴。汽車是馬路主人嗎?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香港的木綿花

每逢春天氣候回暖,中國南方廣東省,香港甚至台灣,木棉樹會花著艷紅的花,然後掉到地上。

原來木棉花是南方的特產,是廣州市、高雄市以及攀枝花市的市花。五片擁有強勁曲線的花瓣,包圍一束綿密的黃色花蕊,收束於緊實的花托,一朵朵都有飯碗那麼大,迎著陽春自樹頂端向下蔓延。木棉花又稱英雄花,連它的墜落也分外的豪氣,從樹上落下的時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狀,一路旋轉而下,然後一聲落到地上。樹下落英紛陳,花不褪色、不萎靡,很英雄地道別塵世。

旺角花園街

花園街 (Fa Yuen Street) 位於旺角,政府在1924829日命名。今天的花園街北至界限街,南至登打士街。位於亞皆老街以南的一段花園街,也就是「波鞋街」,整條街約150米長,有50多間售賣運動鞋和運動用品的店舖。旺角道至太子道西一段則為排檔區,售賣成衣、蔬菜和水果等。

旺角仍未開發時,這裡是農田,種植各種農作物。近海濱的地方屬於水田,種植水性的通菜及西洋菜;離海較遠的田地濕度較少,便種植價格較高的花卉。香港人多稱種花的地方為花園。

1860年英國與清朝簽訂《北京條約》佔領九龍半島南部,外簪籍人士開始移居尖沙咀,他們喜愛以鮮花裝飾居所。因此,鮮花價格較高,令不少農夫改種花卉以增加收入。後來九龍人口激増,旺角由農田改變成屋宇和道路。

另有一說法是根據香港歷史博物館顧問鄭寶鴻先生的考證:花園街曾是1910年代東方煙廠的花園。


從界限街交界向南望向花園街。 (2014年拍攝)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東方街及煙廠街

今天很難想像旺角鬧市昔日發展時曾經有工廠。早年確有一間「東方煙廠」。
 
左上方的「東方煙廠」(前方是1911年的廣華醫院)。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行人路上的矮柱

我經常在路上拍攝街道照,便會發現香港的行人路上安裝了很多安全柱/矮柱(Bollard),數暈比外國大城市還要多 。它們大多是由運輸署設計及由路政署安裝,質料早年是水泥,近年已改用鐵造成。一般來說,按照柱放置的位置有下列不同的用途:


1)    放置在大廈之間的後巷或康文署所管理的公園入口,是防止車輛或手推車駛入某一個地點/區域及阻止違法泊車。

放置在大廈後巷的矮柱,不論是水泥或金屬矮柱,有不同的形狀及高度款式多變。大廈後巷的水泥矮柱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或以前的產物。鐵柱常見的顏色是灰色,有些鐵柱更被鬆上黑白色油漆作提示晚間駕駛者之用。


紅磡獲加道一處大廈後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