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8日 星期日

屯門的韓屋

屯門市廣場開了一間韓國餐廳,於是與老婆去試。餐廳裝修致源用舊的中式食店,所以不是有穿韓服的知客守門口,並不顯眼是韓國餐廳。大家愛吃牛肋骨,所以分別點了炆牛肋骨和牛肋骨湯套餐,是配白飯、一個小食和飲品,不過只是脆肉瓜片。另外,點了一個泡菜小食。


 


由於大家都是牛肋骨餐,而大家亦不多吃,不為意兩款的分別。食物上桌時,待應並沒有說,所以給我們混亂了,有侍改善。原來牛肋骨湯的湯汁是白色,有粉絲和白蘿蔔片。


 


炆牛肋骨則有濃味湯汁及大件白和紅蘿蔔。


 


食味方面,個人喜歡牛肋骨湯套餐,清得來好味,炆牛肋骨則略鹹,幸好汁可以送飯。


屯門的韓屋

屯門市廣場開了一間韓國餐廳,於是與老婆去試。餐廳裝修致源用舊的中式食店,所以不是有穿韓服的知客守門口,並不顯眼是韓國餐廳。大家愛吃牛肋骨,所以分別點了炆牛肋骨和牛肋骨湯套餐,是配白飯、一個小食和飲品,不過只是脆肉瓜片。另外,點了一個泡菜小食。


 


由於大家都是牛肋骨餐,而大家亦不多吃,不為意兩款的分別。食物上桌時,待應並沒有說,所以給我們混亂了,有侍改善。原來牛肋骨湯的湯汁是白色,有粉絲和白蘿蔔片。


 


炆牛肋骨則有濃味湯汁及大件白和紅蘿蔔。


 


食味方面,個人喜歡牛肋骨湯套餐,清得來好味,炆牛肋骨則略鹹,幸好汁可以送飯。


再試Mix & Match

與老婆及朋友再試位於元朗教育路的Mix & Match餐廳。今次水準比以前好,而且有新意。值得日後再去。


 


沙律


西蘭花忌廉湯


Pizza


白菌意大利飯


鵝肝牛柳 (兩大件牛柳及一細片鵝肝包在酥皮內,不過個人認為不要酥皮更好。無他,鵝肝太細了!)


甜品-曲奇雪糕


再試Mix & Match

與老婆及朋友再試位於元朗教育路的Mix & Match餐廳。今次水準比以前好,而且有新意。值得日後再去。


 


沙律


西蘭花忌廉湯


Pizza


白菌意大利飯


鵝肝牛柳 (兩大件牛柳及一細片鵝肝包在酥皮內,不過個人認為不要酥皮更好。無他,鵝肝太細了!)


甜品-曲奇雪糕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英國牆上郵筒

英國使用郵筒已超過二百年歷史。現存英國最早的郵筒是1809年在域菲聯(Wakefield)郵局的郵筒。郵筒的英文因應其擺放的位置,有幾個不同名稱。行人路上的郵筒稱為pillar box,體積細一點的郵筒稱為pedestal box,牆上郵筒稱為wall box,裝在柱上的郵筒稱為lamp box


 


為紀念現存郵筒二百年,英國皇家郵政在2009818日發行一張小型張,內有4枚郵票。一等郵資的是英皇佐治五世時期的牆上郵筒。56便士是英皇愛德華七世時期的牆上郵筒。81便士是維多利亞女皇時期裝在柱上的郵筒。不過郵票上的郵筒己改為裝在牆上。90便士是伊利沙伯女皇二世時期的牆上郵筒。


同一天亦發行以「保物及文獻」為主題的真貴郵票小冊子。內裡的物品存放在英國郵政博物館。第一張郵票是印上黑便士郵票150年紀念時曾發行的郵票。郵票上是維多利亞女皇及伊利沙伯女皇二世的頭像共8枚,中央是1990年發行郵票時的便士郵政標誌。第二張郵票是420便士的倫敦市長巡遊郵票,市長所乘坐的是皇家郵政馬車。第三張郵票是新發行郵筒郵票以四方型型式展示,背景是英國五角型維多利亞郵筒。第四張郵票是8個不同面額的伊利沙伯女皇二世頭像郵票,中央是郵政總局的標誌。背景是1937年英皇愛德華八世加冕郵票的建議設計。


紅色郵筒對香港人可謂份外親切。英國殖民地一向都用紅色郵筒。但因香港回歸中國,一時間不能更換所有有英皇標誌的郵筒,所以改為鬆上綠色。世界不少郵筒亦是鬆上綠色。美國郵筒則是藍色。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美國結婚郵票


近年不少西方國家的郵政機構都發行以結婚為提的郵票。美國在200951日發行了結婚郵票兩枚,分別描繪結婚蛋糕和結婚介子。


用來寄結婚請柬真不錯。不知香港郵政會否考慮呢?


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

無意思的員工選舉


為了換元氣壽司新折扣咭,近來多了吃壽司。連很難滿座的元朗分店也多了顧客。今天終於收集了12個印花。


 


有些顧客未結帳已經有侍應遞上最佳笑容員工選舉咭,侍應小姐卻在提出結帳時才遞上選舉咭。我何時間留意那位侍應有好笑容呢?最離奇是所有員工因人類豬流感而戴上口罩,誰人有表情根本不知,更何況是笑容呢?